读《红楼梦》,品生命尺度(五)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1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83

——在碎片化时代寻找生命坐标

站在当代回望,

这场200年前的"红楼梦",

对我们丈量生命又有何启示?  

1. 对抗速朽:深耕"无用之事"。

在效率至上的时代,

大观园里结社作诗、品茶听戏的"慢生活",

恰是对抗生命异化的良方。

如黛玉教香菱学诗时所说:

"不以词害意"。

这就是提醒我们,

重拾生命本真的感知力。

图片

  

2. 重构价值:从"成功学"到"存在学"。

当贾宝玉拒绝"仕途经济"时,

他反抗的正是把人工具化的价值体系。

这对当代"内卷"中的我们,

不啻为一记棒喝:

生命的价值,

在于成为"人",

而非"社会齿轮"。  

图片

3. 超越性生存。

曹雪芹在"举家食粥"的困顿中写作,

恰如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推石上山。

这种明知虚无仍要创作的精神,

为存在主义"生命本无意义,所以要创造意义"提供了东方注解。  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